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湖北高考试题 >

湖北松滋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11-23 18:02:46

松滋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刘丽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筵席(yàn)   笑靥(yè)  贮藏(chǔ)  残垣断壁(yuán)
B、怂恿(sǒng)  粗糙(cāo) 跋涉(bá)  长歌当哭(dàng)
C、湔雪(jian)  枯槁(gǎo) 禅宗(chán) 南柯一梦(kē)
D、皈依(gūi)  修葺(qì)  仇雠(chóu)  封识宛然(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熨帖    过度期   一筹莫展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B.恪守    颤悠悠   方兴未艾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C.湎怀    露马脚   提纲挈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商榷    里程碑   严惩不贷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下列选项中,与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在阳光下,周围的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
A.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
B.成群的灰雀不时像一片乌云似的从玉米地里腾空而起,又像冰雹似的纷纷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百灵鸟在割过的草地上空低飞盘旋。
C.潮湿的树林缄默无声,轻绡似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铃声,呜呜咽咽的,好像从它们心灵深处发出来的。
D.河面足有一里多宽。浪涛一个跟着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巨大的漩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哇哇的响声。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
B. 网上掀起的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表明,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教育改革方案》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本范围。
D. 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
5.下列各项表述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法国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法国姑娘艾丝美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以周萍和四凤的畸形乱伦爱情为核心,表现爱的不合常理。
C.庄子,战国时宋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内、外、杂三部分,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D.墨子,先秦墨家创始人。提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非乐”、“非命”十大政治主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母语文化及其他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词“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
  “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