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天津高考试题 >

2015天津武清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2)

2015-01-19 09:10:50


1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按照列宁的说法,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是从“战时经济”退却,进入“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国家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机制        D.实行必需品配给制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2.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欧洲共同体建立
    C.国际贸易组织建立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23.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孙膑
24.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
    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C.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
25.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26.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27.1905年,一位年仅26岁的瑞士专利局小职员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阐述了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位年轻人是
    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玻尔                            D.牛顿
28.主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变法才能图存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是
    A.郑观应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2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                    D.民主共和时代
3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31.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结束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2.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
    C.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D.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

第Ⅱ卷
    本卷共3题,共36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4分)
    (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么原则?(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3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