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四川高考试题 >

2017成都石室中学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4)

2017-03-23 16:57:40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K 目前葡萄酒市场仍然存在以次充好、质量抽检不合格、假冒品牌等乱象,“原装不原,红酒不红,’等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
L 李密在《陈情表》中声情并茂地向晋武帝诉说了自己进退两难的苦衷和想要奉养祖母的私情,并最终打动了晋武帝。
M 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玩火自焚,最终圈住了自己。
N 启功先生不以书法家身份自矜,凡是向他求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色了。
O 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会收获到那些不可言喻的心得体会。
A. ①®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许多例子都证明城市发展需要空间腾挪,成都地铁建设通过地下资源有效避开了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展了蓉城发展的空间。
B. 评选和朗诵有关成都的最美诗词,借诗歌增添城市名片的魅力,“成都诗词大会”无疑将让成都“诗歌之城”的美名再度远扬。
C. 会议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协调配合、行动一致、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切实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D. 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文明驾驶问题,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19.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K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L 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M 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N 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O 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P 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20. 根据下面这幅题为“车祸的影子”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2)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字)(2分)
21. 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考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6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 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组成千年不变的甜甜密密与团团圆圆。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资深美剧迷,发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在诸多高收视率美剧中,主人公们都会不经意间滔滔不绝地谈到经典文学。《末日孤舰》里,科学家吃饭闲聊时的话题是马克.吐温:《绝命毒师》里的制毒师在躺椅上读惠特曼的《草叶集》:《犯罪心理》中提到的哲学家、文学家有几百人,包括荷马、卡夫卡、荣格、鲍勃.迪伦、尼采、莎士比亚、田纳西.威廉姆斯、安德烈•莫洛亚……相反,在我们国产电视剧和电影里,很少看到类似的场景,也很少有类似的内容。
上述这个对比,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7届二诊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C“将小篆定为印章的通用字”曲解原文。原文只说“秦始皇将小篆定为通用字体后,
篆书便成了印章文字的主流”。)
2. A“再到青铜器上都有契刻的文字出现”偷换概念。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
发现的是契刻符号并非文字。)
3. B“考订其印文为商代末期的族氏之名”以偏概全。原文为“考订其中两件铜印印文为
商代末期的族氏之名”。)
4. D“更重要”有误,原文只是“重点谈”。)
5. BE (B项3分,“风格丑而不俗”出错,原文是“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并不是
“不俗”;E项2分,“艺术性”错。)
6. ①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1分)(依据:材料一、三,老舍的创作折
射他自己的生活、精神、情感)
L 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1分)(依据:材料一,老舍的创作根植于他生活的时代)
M 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1分)(依据:材料二、三,老舍的创作京味十足)
N 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1分)(依据:材料一、二、三,老舍的创作剖析了我们的民族特性)
7. AD(A项“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错,原文只是在第⑥
段一笔带过。D项“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且“色彩”“声音”的描绘只出现在鼋头渚画面中。)
8. 内涵:“碎锦”指太湖零散而丰富多彩的美景。(1分)
作用:①点明写作对象,统摄全篇(总领全文)(1分):作者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展开描绘,以“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1分)②运用比喻手法,(1 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分)。
9. “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3分)
思想感情: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1分)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1分)
10. A(俾:使)
11. B
12. C(段规、任章没有被以国士之礼对待)
13. (1)可是段规和任章,(都)竭力劝说他们(自己)的君主听从智伯的请求,用割让给
他土地来使智伯心志骄横,从而加速他的灭亡。(从、请、骄各1分,大意2分)
(2)智伯死后,(豫让)才控制不住忿恨不平的冲动产生的勇气,甘心把自己归附到刺客这类人中。(胜、悻悻、流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君子建立功名,奉事主君,既然被称为君主的知己,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提出忠诚的劝告,在祸患没有形成之时把祸患消解,在不出灾难之前保障安定,既使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着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百代流传光辉,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君主,不能在未乱之前挽救危机,而只是在已经失败之后牺牲生命。以此来沽名钓誉,借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世俗之人。从君子的眼光看来,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来评论豫让。豫让以家臣的身份来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忠义的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有谁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唉!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他选择牺牲的方式还存在有不能称为忠心的地方。为什么呢?试看他用漆涂身体改变容貌,呑食炭块改变声音后,对友人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 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三次跳跃劈斩赵襄子的衣服刺杀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替中行氏而死,却单单替智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来待我,我因此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就只从这一点来分析,豫让是死了但留下遗憾的。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