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教案 >

我们拿什么拯救语文

2012-03-31 08:49:14

我们拿什么拯救语文

张训海/文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年高考隆重落幕,又一年高考粉墨登场,《考试大纲》成了金科玉律和诰命牌坊,考点、考题研究冠冕堂皇地成为杂耍式的科研项目。考、考、考,教育的法宝;分、分、分,大家的命根!

“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总是首当其冲受到伤害和指责。语文如仙如花的啊,但她被我们一天天地糟蹋、屠宰、蹂躏、猥亵,她正在日渐失其生命的灵性和美丽,变成风干的尸体和栩栩如生的标本,在一张张试卷上展览示众。究其原因,误尽语文是考试!“以数据论教学”、“以分数论英雄”,我们总是在“被语文”、“被阅读”、“被考试”,语文坠落风尘成为纯粹的考试科目了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然而语文被切割成考点、被变成试题在纸上“练兵”,语文哪里还有生命的内涵?

语文能力水平用分数量化,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哀的错误!

语文在哭泣,我们拿什么拯救我们的语文?

且看古人是如何学语文的?

开始,是启蒙教育,读书叫念书,以背书识字为主。私塾先生先教孩子一句句背诵,解决读音问题;再一字字描红,解决字形问题;当一本书背完之后,老先生开讲,阐明句意,明白事理,解决字义问题。识字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等。

而现代的教学理论摒弃古人这种“先大量吃草,然后进行反刍”的做法,揪住那些识字教材,或像教外语一样教母语,或偏重人文性教育,把读书识字变成了标准化习题、考试模式,美其曰:新课程。进步?实话实说,现代人的文字功底远逊于古人,是语文教学思想一开始就失了本真。

启蒙教育过后,古人便开始接受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学习《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春秋》、《易经》等“四书、五经”。虽然也是一个“背”字当先,但兴趣却放在文中所载之“道”,识字是次等之事。而我们的高考在中考的基础上还将字音、字形、词义、语病等“语基”进行到底,且变本加厉。更为要命的是,今天的语文考试已越来越与语文(包括文学)的规律相背离,最为典型的便是语文“主观试题”的“客观化”,所有答案标准化。例如现代文阅读题中,完全以三两个命题者的主观理解决定对文本的解读,设计的题目连文章的作者作答都可能得零分;而作文“戴着镣铐”还必须“跳舞”,完全以命题者、评卷者的一孔之见和审美标准决定作文的档次分数,广大的考生完完全全处在一种任人宰割的位置上,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极有可能让语文这门学科蜕变为一种搞试题游戏的纸上“谶学”。

古代的先生是不喜欢学生问的,这跟现代的新课改理念正好相反。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想说而表达不出时,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再看看今天所谓的“点拨”,老师们许多时候自己都懒得想,就对着别人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规范答题了。现在风行试题研究、考点分析,动辄大张旗鼓来个试题真集、命题比赛,夺冠者如中奖般欣欣然、呜呜然,而后俨然一老道专家,就可以对语文教学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了。这难道不是语文的本末倒置和缘木求鱼吗?难怪现在的学生轻视语文,缺乏读书激情和书生意气,因为他们被我们扼杀了灵性,窒息了思维,被我们“教愚”成一个个“书呆子”或者“考试机器”了。

古人先大量读书,当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眼界之后,构思和表达便提上议事日程。写文章,考功名,那是水到渠成;著书立说,创立理论体系,那并不是学者教授才能做的事;博古通今,筚路蓝缕,成一家之言,也不一定是权威们才能做。只要你私塾读得扎实,功底过硬了,就能有所成。

然而现代教育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写作,他们识字不够,读书不够,又怎么能不伤脑筋、不兴趣索然?到高中了,我们津津乐道于规范议论文的“万能公式”,心领神会于考场满分作文套路和应试得分的潜规则;那学生们啊,他们的心还能不麻木无觉、不伤痕累累?所以到大学写毕业论文还犯愁,科研的课题撰写也不少剽窃!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心不死、血犹热。拯救语文,从救赎良心、对抗考试开始。

走语文的路,句读、吟诵、听读、演说、背诵、读书、写作,语文其实很简单;在语文的路上走,让功利者们去以分数、数据论,让试题研究者们去自伤脑筋。

你过目成诵,是语文能力;你博闻强记,是语文能力;你妙笔生花、巧舌如簧,绝对是语文能力。

其实高考大可不必庸人自扰,搞得复杂神经。理想的模式是:你的腹中诗书+你的阅读理解+你的做人之道或治国之策。

我们既然不能摒弃科举制度,那就像科举命题一样,简单一些吧!

热门推荐

首页  ┊  网站导航  ┊
wap.gaokw.com 一品高考网手机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