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江苏高考试题 >

2020届南京、盐城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5)

2020-02-04 12:02:29

   (共8分。每空1分)

12.D

13.对绘画狂热:开“个展”,因不能给“我”画像而疯等;盲目自信:反复称这是“艺术”,不许他人质疑等;水平低劣的伪艺术家:画人脸像大煤球,画鸡像黑球等。(共6分。每点2分,不结合文本分析得1分)

14.①“第一天到会参观的有三千多人,气晕了多一半,当时死了四五十位。”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方二哥的画作水平低下。

②“方二哥的俩老头儿是一顺边坐着,大小一样,衣装一样,方向一样,活像是先画了一个,然后又照描了一个。”运用排比的手法,讽刺画作内容单调,缺乏艺术魅力。

③“这是不是煤球上长着点青苔?”运用比喻的修辞,讽刺方二哥画作的拙劣。

④“这是艺术!”在文中多次出现,运用反复的修辞,讽刺了方二哥伪艺术家的形象。

⑤“他过来弹弹我的脑门,拉拉耳朵,往上兜兜鼻子,按按头发”,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讽刺方二哥重形式而没有实质的绘画才能。

⑥“为朋友的面子有时候也得叫良心藏起一会儿去”,通过心理描写,直接讽刺了方二哥绘画水平的低劣。(共6分。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15.C 16.B

17.艺术家强大的主观精神(2分)与深厚的客观生活内容,(2分)两强相遇并完美结合,产生出优秀的艺术作品。(2分)(共6分)

18.B 19.A

20.历史流变、制作工艺、艺术影响。(共6分。每点2分)

21.略

语文Ⅱ参考答案

22.文字短长/视其人之笔性/笔性遒劲者/不能强之使长/笔性纵肆者/不能缩之使短。(共5分。每处1分。少于5处,见对给分;多于5处,见错扣分)

23.曲词  科范(答科介、科泛亦可)(共2分。每空1分)

24.文字的短长依据个人写作风格;文字长短可以相互转变;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共3分。每点1分)

25.B、E

26.(1)方玄绰是接受过新思想的新式文人,(2分)但骨子里保守、自私、懦弱。(2分)(共4分)

(2)第一次是由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战争结果是曹操大败,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3分)第二次是由陆逊指挥的夷陵之战,战争结果是蜀汉大败,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保持很长时间。(3分)(共6分)

27.有实用性的玉器较少;(2分)重精神性,有巫觋痕迹和神话色彩。(2分)(共4分)

28.维护森严等级,约束人的行动,提升人的道德。(共6分。每点2分)

29.表面上,尊礼守礼是人们在良知和文化上的自觉追求,(3分)但实际上尊礼守礼是具有强制性的,只是被掩盖了。(2分)(共5分)

 

2020南京盐城一模作文审题立意及下水作文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解析一】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韩非子·难一》中提到“社稷”,即为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国家的根基就是土地与粮食,上至天子,下到布衣,无不敬奉社稷。

观念的形成也是与当时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情况相对应。人们总是赋予那些能契度身家性命的物事以神性,而粮食的丰瘠有无决定了人们的生存与血脉延续。

“粮食有生命,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揆诸今日, 直播平台上,各类饕餮美食,珍馐美馔,异彩纷呈。“大胃王”依靠催吐假装拥有海量食量, 烹饪播主浮夸料理,浪费成吨粮食搏人眼球。他们中不知凡几体味过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躬耕之辛,寥寥可数饱含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耕种希冀。

粮食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每一粒粮食的生长荣枯恰似一个人的一生荏苒变迁。同时,粮食也用小小身躯刻写不朽华章,他们钻进《诗经》那些“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诗句中,就成了“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他们走近弘博丽雅的《楚辞》就成了“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们成为厚重的意象,延绵千古,历久弥新。

人与粮食的相遇,不是简单的利用关系,更是一曲生命与生命相遇碰撞敲击出的赞歌, 粮食养育数以京计的血肉之躯,而这躯壳最终腐在大地里,滋养了数以京计的粮食。历史厚重的风从千万年前穿凿而来,定格在一个进食者的餐桌上,筷箸触碰到唇间,一种震颤像清溪淌遍全身。

“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生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生长成的,那凝聚在饱满果实身上的精神与力量,是源于时光的沉淀,它甚至不是某一年岁的积累,而是粮食与人类相伴的历程中进化形成的充盈与强健。我们咀嚼着耐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也回味着沉淀在这粮食身上积聚的精神。

“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这一句有着递进的关系,人种植粮食是一个漫长的不能怠惰的过程,满怀艰辛,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培育出粮食。品尝粮食,回味其中的甘甜,有着充实和满足,有着庄稼人带来的那一份温暖与贴心。有感恩,感恩那个兢兢业业耕作的人,感恩那个夙兴夜寐炊烹的人,感恩那些不虞回报付出的人。果实来之不易,又怎能轻易践踏,始终对粮食有敬畏之情,这是根植在中国人集体无意识中的。人和大地之间的联系,人和庄稼之间的关联,无不激起现代人的“乡愁”,激起现代人的原乡情绪,激起那一份对于粮食,对于大地深沉的衷情。

 

【解析二】

此次一模,考查话题类材料作文“粮食”,延续了江苏卷传统风格,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着重强调考生关注日常生活,体悟生活。材料前两句话,是关于“粮食”的基本解释,也是作文立意的逻辑起点。“粮食”的基本内涵,应该贯穿本次写作始终。材料第三句话是对前两句话的引申,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