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湖北高考试题 >

湖北枣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6)

2016-09-04 08:20:47


当初,哈密被吐鲁番侵扰,吐鲁番命其将牙兰驻守。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挨近赤斤、罕东,双方多次互相攻击,罕慎势穷力尽,孤立无援。朝廷商议后命令王玺在苦峪筑城,另设哈密卫来驻守。王玺派遣间谍去离间牙兰。牙兰没有听信间谍的话,间谍带着自己抓捕的九十余人回来,将所探虚实全部上报。成化十七年,王玺召集赤斤、罕东的将士,用牛肉、酒食犒劳他们,命他们协助罕慎。罕慎聚集两边的守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于是收复其地,仍命罕慎驻守。朝廷听到捷报,给予(王玺)褒奖慰劳,并赏赐金币。不久,罕东人入侵,王玺抵御并击退了他们,向朝廷请求兴师征讨他们。皇上顾念罕东人时常协助罕慎,只派遣使臣对他们予以责备。第二年,北寇杀死哨兵,王玺率领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在狼心山、黑河以西攻击他们,多有斩获。
成化二十年,王玺改而镇守大同。他有收复哈密之功,却没升官,于是向朝廷诉说,才被正式授官都督同知。
王玺熟悉韬略,深谙文辞,勇敢而有谋略。朝廷大臣大都赞许他。王玺在边疆二十多年,番人十分害怕他。弘治元年,王玺去世。皇上赐其祭葬,赐予王玺家属厚重的财物,并对他们加以抚恤。 


8.①白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实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景,虚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②王诗运用了对比,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又写荷花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的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9.①白诗后两句议论抒情,诗人将“无人解爱”与自己“更绕衰丛一匝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之惑:为什么别人不爱凋零的荷花?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萧条景色的喜爱之情。②王诗最后两句由写景引向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解析】
8.
试题分析:题干中说“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要求简析,这是比较阅读,比较的点是景物的形象。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白诗,通过“露凋花花不残”、“无人解爱萧条境”可以让人想象;王诗,“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等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对象,二是角度,比如本题,“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学生要回答的是两首诗中“残荷”的不同形象;2.是根据题干要求,到诗歌中找到相关的诗句,然后再进行答题,比如本题,应该到两首诗歌中,分别找到写“荷”“残”的语句,再分析其特点。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可根据对整体诗句的感知,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白诗,可抓住“无人解爱”“绕”“看”,从对比手法的角度来突出自己对萧条景象的喜爱之情。王诗中,“却送秋声到客衣”由对残荷的凋零凄惨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凉,从而将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之情表现出来。前几句对残荷的描写主要起着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就要求结合分析“两首诗歌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故相同的方面可以略去不提,立足不同点作答即可。
10.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猿猱”“嫉”“蛾眉”“谣诼”“淫”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1.(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题思路】B项,“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特定时代的狂热精神”于文无据。D项,“他们意识到已有垦荒者牺牲于此。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决心继承前辈的遗志,誓将垦荒事业进行到底”分析不当,“死于此”的人未必是垦荒者;目睹木碑,他们“倒吸了一口冷气”,从这里也看不出他们“誓将垦荒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E项,“寄托着远离家乡的垦荒队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分析不当,应是抒发即将开垦的喜悦之情。
(2)“我”第一个察觉正在翻地的“摩尔人”遇到危险,并不顾一切告知副指导员,且留下来为他举灯,(3分)副指导员对“我”的做法表示赞许,肯定了“我”对战友的关切和深情。(3分)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联系前后情节综合考虑。要明确“我”和“摩尔人”的关系,同是垦荒队员,又都喜欢副指导员。“我”第一个察觉正在翻地的“摩尔人”遇到危险,并不顾一切告知副指导员,且留下来为他举灯,副指导员柔情地看“我”一眼是对“我”的行为的肯定和赞许。
(3)①男女共寝一室,说明无法安排足够是宿舍,突出条件简陋,生活艰苦;②青年男女共寝一室,中间仅以毯子相隔,突出他们心灵世界的圣洁;③写“我”夜闯“巴黎圣母院”,汇报战友遇险,突出“我”对战友的关心。④使主旨更为丰富,文学性更强。(每点2分)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没有足够的宿舍,突出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二是青年男女共寝一室,中间仅以毯子相隔,突出垦荒队员心灵世界的圣洁;三是“我”夜闯“巴黎圣母院”,汇报“摩尔人”遇险,突出“我”对战友的关心。
(4)“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一标题,既揭示了自然环境非同一般,又表达了垦荒者的豪情;(2分)①人们很少踏上这片土地,它是荒原,还没有被开垦;②环境险恶,人美还没有揭开它的面纱,无法真正了解它;③人称“鬼沼”,有关于“恶魔”的传说,大家叫它“满盖荒原”;(以上答出2点给3分)④有一群英勇的垦荒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犁地播种,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创造奇迹。(3分)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