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二试题 >

武汉市江夏区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

2012-12-26 08:08:34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故国神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⑶                ,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五.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 16~19 题。(15 分)
惜别樱桃园
童道明
为了挽救一座即将拍卖的樱桃园,女主人从巴黎回到俄罗斯故乡。一个商人建议她把樱桃园改造成别墅出租,女主人不听。樱桃园易主,新的主人正是那个提建议的商人。樱桃园原先的女主人落下了几滴眼泪,走了。落幕前,观众听到“从远处隐隐传来的砍伐树木的斧声”……这就是契诃夫的《樱桃园》。
从《樱桃园》这部戏可以生发出种种不同的题旨来。在贵族阶级行将入木的 20 世纪初,由此可以反思到“贵族阶级的没落”;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后,由此可以导引出“阶级斗争的火花”;而在阶级观点逐渐让位给人类意识的上世纪中后叶,则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樱桃园的消失”中,发现了“人类的困惑”。
    “困惑”在哪?美丽的“樱桃园”终究敌不过实用的“别墅楼”,几幢有物质经济效益的别墅楼的出现,要伴随一座有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困惑”在趋新与怀旧的两难选择, “困惑”在情感与理智的永恒冲突,“困惑”在按历史法则注定要让位给“别墅楼”的“樱桃园”毕竟也值得几分眷恋,“困惑”在让人听了心颤的“砍伐树木的斧声”,同时还可以听作“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樱桃园》里包裹的那颗俄罗斯困惑的灵魂,像是升腾到了天空,它的呼唤在各种肤色的人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
五十年代末,旅欧华人作家凌叔华重游日本京都银阁寺,发现“当年池上那树斜卧的粉色山茶不见了,猩红的天竹也不在水边照影了,清脆的鸟声也听不到了。”而在寺庙山门旁边 “却多了一个卖票窗口了”。告别已经成为营业性旅游点的银阁寺,凌叔华女士在她的散文《重游日本》里写下了自己的“心灵困惑”:“我惘惘的走出了庙门,大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有一天这锦镜池内会不会填上洋灰,作为公共游泳池呢?我不由得一路问自己。”
有《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并不非得是女性,也并不非得熟悉契诃夫的剧本。五十年代中期,当北京的老牌楼、老城墙在新马路不断拓展的同时不断消失与萎缩的时候,最有契诃夫《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北京市民,我想一定是梁思成先生了。
时代在快速地按着历史的法则前进,跟着时代前进的我们,不得不与一些旧的但也美丽的事物告别。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纪之初,我们好像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同时也每天都在目睹“樱桃园”就地消失。我们好像每天都能隐隐听到令我们忧喜参半、令我们心潮澎湃、也令我们心灵怅惘的“砍伐树木的斧声”。我们无法逆“历史潮流”,保留一座座注定要消失的“樱桃园”。但我们可以把消失了的、消失着的、将要消失的“樱桃园”,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它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记忆。大到巍峨的北京城墙,小到被曹禺写进《北京人》的发出“孜妞妞、孜妞妞”声响的曾为“北平独有的单轮小水车”。
谢谢契诃夫。他让我们知道,哪怕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为什么跨入新世纪门槛的我们,心中会有这种甜蜜与苦涩同在的复杂感受;他启发我们进入 21 世纪的人,和复杂的、冷冰冰的电脑打交道的现代人,要懂得多情善感,要懂得在复杂的、热乎乎的感情世界上倘佯,要懂得惜别“樱桃园”。
16.联系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樱桃园”的含义的?(4 分)
 
17. 凌叔华女士在她的散文《重游日本》里所说的“《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是指怎样的心境?(3 分)
 
18.文章提到的梁思成,为什么也有《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4 分)
 
19.文章反复提到“砍伐树木的斧声”,有什么作用?(4 分)

六.
20.对同一样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依照例句,任选一事物,写两句对人生有警示意义的句子。(4分) 
例: 粉笔 
⑴褒扬:虽化作粉末,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⑵批评:虽描绘出图案,一生却总在受别人的操纵。 
⑴褒扬:                             
⑵批评:                             

21.请你提炼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金融危机”下定义。(3分)
    ①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
    ②金融危机会使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恶化
③金融危机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05年4月3日,18岁的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在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决赛中战胜昔日世界排名第一的斯蒂芬·亨德利,夺得冠军。在接受某体育日报记者采访时,丁俊晖斩钉截铁地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丁俊晖“新读书无用论”一经媒体渲染,立即就在社会上和校园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你对丁俊晖“新读书无用论”是怎样看的?请站在丁俊晖相同(正方)或相反(反方)的立场发表自己的看法。(80字以内)(8分)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