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浙江高考试题 >

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2)

2014-02-05 16:20:38


  如果说灰沙岛已是我国领土中很独特的一部分,那么,“环礁”就更独特了。它也是由珊瑚虫构建而成,但形状是环状。
  南海诸岛除极个别岛外,其余全是由珊瑚残骸堆积而成的珊瑚岛。所谓南海诸岛,指的是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珊瑚群岛,简称“四沙”。要理解“四沙”,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环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营造的。珊瑚虫用它的身体垒成珊瑚礁,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这些小虫子可以将珊瑚礁垒成环状?
  有一种解释是:因为珊瑚虫只能生活在海水里,待生长到海面附近时,就不能继续向上生长,便向四周扩散,并将相邻的礁体连成一个广阔的、以海水低潮为上限的珊瑚礁平台。平台的四周因为面对风浪,水体交换活跃,养料丰富,珊瑚生长速度快。再加上平台外围的风浪将珊瑚碎屑从海里推到珊瑚礁上时,也使这些碎屑堆积在外缘,便慢慢形成了一圈高于平台内部、看起来像是堤坝的外环。由环围起来的低洼部分,是一个与大海相对分隔开的浅水湖,这种湖被称为潟湖。
  “四沙”中的大多数都是由这种环礁组成的。可以说,环礁是“四沙”景观的基础,其他景观都由环礁演变而成。
  但不要把环礁理解得很小,以为就像池塘一样,不是的。“四沙”中有的环礁很大,称得上巨型环礁,就像我们祖先所说的“万里石塘”。
环礁比灰沙岛更美。凡是环礁,都会因外缘高起的“环”不断迎击风浪而激起一片浪花,这种景观被称为“浪花带”。远望环礁,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圈白浪翻滚的“浪花带”。待接近环礁后,看到的却是一个被“浪花带”围绕在内的风平浪静的潟湖。潟湖水浅,水色与环礁外的大海截然不同,偏绿或偏黄,有时像翡翠,环礁因此成为热带海洋中十分独特的美景。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5期,有删改)
 
8.下列关于灰沙岛的“独特”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陆岛是大陆上的山峰、丘陵被海水所淹形成的,而灰沙岛就是在海洋中形成的,与大陆无关。
B.灰沙岛是一种由海洋生物的残骸构建而成的海洋岛。
C.灰沙岛地势不高,但无论潮位高低,始终能露出水面,具备与大陆一样的人类生存条件。
D.灰沙岛低平延展、连绵不尽,古人称之为“千里长沙”,是海洋上一种美丽的地貌景观。
9.下列有关环礁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和灰沙岛一样,环礁也是由海洋生物珊瑚虫的残骸堆积而成。
B.构成环礁的珊瑚礁平台是没有露出水面的。
C.环礁的边缘,珊瑚长得快,堆积的珊瑚碎屑又多,因此形成了高于内部的“堤坝”。
D.根据本文介绍的知识可以推知,环礁也可以演变成灰沙岛,只是时间问题。
10.环礁能形成“环状”,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请根据相关文段加以概括。(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两册医书
毕淑敏
(1)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2)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因为我得到它们的时候,一生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剩下的时间,不够我把它做完了。做学问,就要从年轻的时候着手,我要是交给你一件半成品,不如让你从头开始。
(3)原委是这样的。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时传下的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从强盗手里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激不尽,欲以重金相谢。壮士不要财宝,但是想用富豪的两册医书,救普天之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医书可以借给你三天,但是三日后你必得完璧归赵。
(4)壮士得了书后,快马加鞭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书是孤本,时间又是那么紧迫,抄书人总算在规定时间内,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壮士把医书还给富豪,心想从此便可以用这医书宝典,造福于天下黎民了。
(5)谁知,抄好的医书给医家一看,才知竟是不能用的。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错漏之处甚多,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试验呢?壮士造福百姓之心不死,急急赶回富豪家。想晓以大义,再请富豪将医书出借一回,这一次,请行家高手来抄,定可以精当了。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富豪家因遭雷击燃起天火,藏书楼内所有典籍化为灰烬。
(6)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没有人敢用上面的方剂,也没有人舍得丢弃它。书的纸张黄脆了,布面断裂了,后人就又精心地誊抄一遍。因为字句的文理不通,每个抄写的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它订正改动一番,闹得愈加面目全非,几成天书。
(7)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8)曾祖说,正是。
(9)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勘出来?
(10)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你只说对了一半,不是它们,是它。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再来辨析正误了。
(11)祖父看着两本一模一样的古籍,费了斟酌,一时不知所措。
(12)随意吧。它们难度相同,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曾祖父催促。
(13)祖父随手点了上面的那一部书。他知道从那一刻,这一个动作,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一种缘分,紧紧地粘在一起。
(14)好吧。曾祖把祖父选定的甲册交到他手上,把乙册收了起来,不让祖父再翻,怕祖父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15)祖父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皓首穷经。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断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为了一句不知所出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那册医书就像是一盘古老石磨的轴心,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凡是书中涉及的知识,祖父都用全部心血一一验证,直到确凿无疑,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
(16)按说祖父读了这许多医书,该能成为一代名医。但是,祖父的博学只为一本医书服务,他只对未知事物和纠正错误有兴趣,一生穷困潦倒,竟不曾用他验证过的神方医治过病人,获得过收益。
(17)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祖父把眼睛从书上移开,目光苍茫,好像第一次发现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
(18)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
(19)但敬佩之情只持续了极短的一段时间,远方出土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籍,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是那样令人震惊。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古籍完全吻合。也就是说,祖父凭借自己惊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加之异乎寻常的直觉,将甲书在漫长流传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所有错误全改正过来了。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项奇迹。
(20)但这个奇迹,又在瞬间烟销灰灭,毫无价值。古书已经出土,正本清源,祖父的一切努力,都化为劳而无功的泡沫。人们只记得古书,没人再忆起祖父和他苦苦寻觅的一生。
(21)讲到这里,朋友久久地沉默着。[]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