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四川高考试题 >

四川双流中学2016届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

2016-04-05 08:39:33


 
(二)古诗阅读及默写
8.【答案】【①构思巧妙,“但知绕树”对“不解营巢”,自嘲无能,慨叹生活困难。(2分)②用语巧妙。“但知”“不解”,用语自然,却极富表现力,写出了自己漂泊无依,处境艰难的窘迫;运用比喻修辞,把自己比喻成绕树的飞鹊和不善营巢拙鸟,表达了无处安身,处境艰难的伤感;用典,借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典故,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与不平的情感。(答出2处给3分)】
9.【答案】【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己的伤感之情。(2分)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凄清悲冷,自己不能滞留于此,秋风秋雨,既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暗指国家风雨倾覆的时局;国家破亡,自己想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获得暂时的安定,但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漂泊落魄、徘徊郁郁的愁情。(4分)】
10.【答案】【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答案】【B、E(选B得2分,选E得3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解析】【A项中“显示自己作为主人的诚意”错。C项中“村里人已经不信任他了”错,小说要表达的不是“不信任”,而是村里人财迷心窍、见利忘义。D项中“含蓄”“先扬后抑”错,属无中生有。】
(2)【答案】【①敬业清廉。六根是一个长期工作在最基层的村长,他爱村敬业清廉,“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他开山修路,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有路走。②清醒又自尊。六根清醒地认识到“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不愿意自己挂灯笼,显示他的自尊。③有点粗暴简单。对妻子女儿动辄就骂。(每点2分)】
(3)【答案】【“殇”本意是指人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心理上的剧烈伤痛;事件的巨大悲哀等。(2分)本文指六根面对门前挂灯笼这件事的变化,内心产生的剧烈伤痛。(2分)也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转型时期,作者对人心倾斜、真善美被抛弃的感伤。(2分)】
(4)【答案示例一】【示例一:这个情节写得好。①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孩子们的到来点燃了村长心中的信心和希望,村长拿出珍藏好久的所有灯笼点了火,情节达到了高潮;②它使情节发展曲折有波澜,丰富情节,引发读者的思考;③把孩子的举动和成人的行为作对比,表明成人的势利庸俗并不代表孩子心中没有正义;④有利于刻画村长这个人物,揭示主旨,歌颂美好,树立正气,传达正能量。(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二】【这个情节安排不合理。①小说上文对该情节缺少铺垫,这样孩子们给村长送灯的情节就显得较突兀。②此情节的安排没有现实依据,因为成人都那么势利,孩子难免会受影响,因此情节脱离实际。③凭空虚构的情节,对塑造村长的形象、突出小说的主旨作用不大,缺少感染力、震撼力。④这样喜剧性的结尾,虽然让读者的内心感到温暖,但对现实中丑恶现象的抨击力度不够。(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答案】【D E (选 D得2分,选E得3分,选A得1分,选B、C不得分)】
【解析】【A项,目的表述不完整,文中还提到了“对中华文化不曾一日消解的深层焦虑感”。B项,“彼此互相揶揄与攻击”错,且“不欢而散”无中生有。C项,因果倒置。因为“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从而造成了严复和鲁迅精神的孤独。】
(2)【答案】【①维新运动时期。严复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提倡变革,其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由此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②戊戌维新失败后至辛亥革命前。严复大量翻译西方资产阶级有关论著,介绍并提倡“西学”中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但同时受现实政治的影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③辛亥革命后到去世之前。严复仍坚持“进化”的改良主张,政治思想远远落在“革命”的时代之后。(每点2分)】
(3)【答案】【①社会政治方面,严复撰写多篇重磅名文,抨击时弊,对中国的专制政体进行彻底清算,呼吁国人维新图强。②思想文化方面,严复将西方典籍译介到中国,开启民智,改造国民性格。③国家前途命运方面,严复终生反对专制政体,坚持走“改良”道路,救亡图存。(每点2分)】
(4)【答案】【①严复是中国“西学第一人”,留学归来却在近十年间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②1894年之前,严复一直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而后却成了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③严复痛恨君主专制,却一直坚持“改良”,反对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革命。④严复反对专制政体,却又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甚至自甘把清王朝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⑤严复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同时,却吸食鸦片,染上鸦片烟瘾。(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答案】A
【解析】【洞若观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看得清楚明白。┃隔岸观火:站在对岸看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14.【答案】A
【解析】【B项,中途易辙,应去掉“是”。C项,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D项,“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并列不当。】
15.【答案】B
【解析】【⑥总起话题,③承接解释,⑤①④关系密切,是总说与举例的关系。】
16.【答案示例】【①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②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③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写对一处给1分,两处给3分,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答案】【(1)内容:“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寓意: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
 
六、作文。
18.【审题点拨】【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对道德品质的呼唤,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材料中所反映的一些人在母亲节刷屏来晒孝顺的现象,确实值得反思。孝,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尽孝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在口头上空喊,并不算真正的孝顺,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让父母获得真正的爱,这才是孝顺。据此,立意时可以参考以下方向:孝是一种美德,一种能够让人的心灵获得净化的美德;尽孝,不应该夹杂高调作秀的成分,也不应有丝毫虚伪的表现;如果以一种炫耀的姿态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晒出来,那么,这种情感便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附录】
曾几《寓居吴兴》赏析
诗首联用《世说新语》中过江诸人的典故,说自己今天再也没想到会和当年过江诸人一样,作楚囚相对,为国家沦丧而伤心,但对挽救国家命运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诗既表现自己对现状及前景的哀怨愤慨,也因己及人,感叹朝中大臣也都个个束手无策。诗用“真成”、“遂无”加重语气,流露出极大的无奈。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