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四川高考试题 >

2015成都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2)

2014-12-30 11:35:59


    D.人们所称的“酸中毒”其实不会发生,因为即使天天摄人酸性物质也不能降低PH值,人体的酸碱度是由人体自身系统严密监控着。
    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身体酸碱性理论在最近一段时间广为传播,人人皆知,这导致含碱的保健品十分抢手,在社会上,服用苏打水盛行一时。
    B现在人们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造成6o%的中国人正在变为酸性体质,这足人们罹患众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C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类物质之所以被认为是酸性物质,是因为有人认为它们在体内分解后.最终会产生酸性代谢物。
    D消化、排泄和呼吸系统能控制人体酸碱度,消化系统增加酸性,排泄系统增加碱性,呼吸系统则通过排出二氧化碳来调节酸碱性。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陈抟见之,谓日:“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逮尔。”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观察推官,听决明允,郡治赖之。淳化初,寇准掌选,荐若水五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若水最优,椎秘书丞、直史馆。岁余,迁右正言。会置理检院于乾元门外,命若水领之。俄同知贡举,加屯田员外耶。诏诣原、盐等州制置边事,还奏合旨,翌日改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与张洎并命。尝草赐赵保忠诏,有云:“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太宗大以为当。
    真宗即位,加工部侍耶。数月,以母老上章,求解机务,诏不许。若水请益坚,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俄诏修《太宗实录》,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
    俄知开封府。时北边未宁,内出手札访若水以策。若水陈备边之要有五:一曰择郡守,二曰募乡兵,三日积刍粟,四日革将帅,五日明赏罚。
    未几,出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时言事者请城绥州,屯兵积谷以备党项。边城互言利害,前后遣使数辈按视,不能决。时已大发丁夫,将兴其役,诏若水自大名驰往视之。若水上言:“绥州顷为内地,民赋登集,尚须旁郡转饷。自赐地赵保忠以来,人户凋残,若复城之,即须增戍。刍粮之给,全仰河东。其地隔越黄河、铁碣二山,无定河在其城下,缓急用兵,输送艰阻。且其地险,若未葺未完,边寇奔冲,难于固守。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材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递罢役。初,若水率众过河,分布军伍,成有节制,深为戍将推服。上谓左右曰:“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是秋,又遣巡抚陕西缘边诸郡,令便宜制置边事。还拜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
    六年春,因疾灸两足,创渍出血数斗,自是体貌羸鼛,手诏慰劳之,俾归京师。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年四十四。赠户部尚书,赐其母白金五百两。其死也,士君子尤惜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决明允,郡治赖之    听:倾听。
    B.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    锡:通“赐”,给予,赐给。
    C.前后遣使数辈按视    按:巡查。
    D.俾归京师    俾: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 且其地险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边寇奔冲,难于固守
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D. 深为戍将推服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遂罢役。(4分)
    答:
    (2)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4分)
    答:
    11.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钱若水是怎样一个人?请概括作答。(5分)
    答:
    12.请用(/)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
    以通览古今、秘隐传记无所不记为贤乎?是则儒者之次也。才高好事勤学不舍若专成之苗裔有世祖遗文得成其篇业观览讽诵若典官文书若太史公及刘子政之徒有主领书记之职,则有博览通达之名矣。(王充《论衡》)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1)诗中为什么既说“明月虽同”,又说“两地阴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妙处。(4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作答)(6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论散文
粱实秋
    ①“散文”的对峙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青律。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