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考试题 >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4)

2013-03-30 22:39:21


对以上文字,你有何看法?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厦门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半期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
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⑵一樽还酹江月
⑶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⑷一片神鸦社鼓
⑸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⑻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二)语基及课内文言文选择题(18分)
1.C,都表被动2. D 3.C   4.A 5.A( B坐:徒,空 ;C暂:忽然,一下子;D当:判处)
 6.C  7.B  8.D  9.D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10.C(宝,动词,珍藏)
11.C①是传是楼的情况②是对于藏书、守书的看法。⑥是作者说自己的读书现状。
12.B(“本来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于文无据。)
13.(1)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以……为,然则1分)
(2)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循,虽,宾语前置各1分。)
译文: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 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 都没有了。
昆山徐健菴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珍藏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
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现在健菴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像我这个人就没有资格参预其中了。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现在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之中,孤陋寡闻,过去学到的都已衰退了,本来没有资格来为这座楼作记。不是已勉强应承先生之命,姑且写这些话回复,先生能否原谅我的老谬呢?
(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
⑴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
⑵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1分)
借代,“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1分)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3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3分) 
15.答案: C. E. (C. 他先将吕布清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E伪造徐母亲笔信)
16.答案:B.E.(B.是伊籍告密,不是刘备察觉。E.后面是刘备二顾茅庐的情景,不是第三次。)
17.⑴答案:曹操讨伐张绣,张绣投降。(1分)后操与张济之妻邹氏私通。张绣深感受辱,密谋杀曹。(1分)灌醉典韦,派胡车儿盗走双戟,射死典韦,追杀曹操。(1分)在逃亡中,曹安民被杀。(1分)操人马中箭,长子曹昂把自己的马给操骑,被乱箭射死。操乃走脱。(1分)
⑵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1分)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1分)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1分)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1分)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8.(1)C(2分)(应为“别人给予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因为“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
【参考译文】    孟子说:“渴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不过,每个人 自己其实都有宝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酒已经喝醉了,德已经享尽。’这是说仁义道德很充实,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四方传播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剐人的锦绣衣裳了。”
  (2)孟子认为世上有两种尊贵的东西,一是外在的,即膏粱文绣,这是要靠别人给与的;二是内在的,即仁义道德,这是靠自己良心发现,自己培育滋养的。(1分)前者并不是真正尊贵的东西,因为别人可以给与你也可以剥夺你;后者才是真正尊贵的,别人不可剥夺的。(1分)要坚持自身修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尊贵,如果为了名利地位而放弃培养自身的美好品德,那么名利地位最终也会丧失。(1分)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