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上海高考试题 >

2014上海一模地理试题答案(3)

2014-04-17 21:41:59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C.第③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④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30.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壮,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考古学者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    )
 A.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在欧洲曾以多种语言流传
 32.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界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33.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很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C.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D.没有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34.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3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相互吸收融合中趋于同一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75分)
 36.文明的交往
 中外交流和交往对古代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绸和造纸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主要通过哪一途径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4分)
 (2)以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二中欧洲“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哪些?而到18世纪末叶,欧洲“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3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中“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指的是什么?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分)
 (4)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中、西方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2分)
 
 37.“制度的创新”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示。
 
 材料二: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