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上海高考试题 >

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3)

2014-01-13 16:10:59


⑵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②,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③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⑶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注〕①瑝:通“隍”,即护城河。②窳(yǔ):粗劣;劳佚:劳动的轻重程度。③董:监督管理。
22.第⑴段中“以纾其役”中的“役”具体是指  (2分)
23.第⑴段中画线处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4.总结泺源石桥建成的经验。(3分)
25.下列对第⑶段苏辙的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法”对百姓更为严苛     B.今法“宽简”不如“异时” 
C.按“今法”来建桥更难      D.建桥的功与劳超过“异时”
26.结合文意,对第⑵段的补叙作评析。(3分)
 
二  写 作    7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是多养一头牛。如果所有的牧民都这样做,那么草地将因过度放牧而枯竭,他们的牛都将被饿死。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2014.1
(一)17分 
1.(2分)与中世纪罗马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相悖的观点或学说。
2.(3分)承上文对“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定论表示质疑,引出下文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重新审视。
3.(3分)A
4.(3分)阐明“异端”对教会构成威胁的原因;结合布鲁诺例子,阐明科学研究与基于宗教信仰的推论可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5.(2分)C
6.(4分)权力终究代表不了真理;要营造宽容、理性的学术环境,尊重不同的学术见解。
(二)21分
7.(2分)除“母亲”外的人对二姥姥的漠视和遗忘,暗含了“我”对二姥姥寂寞身世的同情。
8.(3分)“斜阳”点明了看望二姥姥的时间;斜阳后的幽暗喻示她的生存困境,衬托出二姥姥身世的悲凉。
9.(3分)C
10.(3分)“呵、嗯”等词及停顿形象地刻画出母亲对二姥姥的身份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犹疑心理。
11.(4分)很久不见二姥姥,她可能嫁人了;母亲期望二姥姥开始新生活。 
12.(6分)本文从“我”的回忆起笔,以孩童的好奇和纯真来探究、体察二姥姥身世和心理:一个漂亮娴静、心善手巧,因身份特铢被压抑的女性形象逐渐清晰,表达了“我”对二姥姥近乎直觉式的悲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叙述视角,人物品性、情感,效果) 
(三)6分(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①百废具兴  ②遥怜小儿女  ③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便纵有千种风情 ⑤鱼传尺素 ⑥生于毫末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下不尤人
(四)8分
14.(2分)山农祈福的活动。
15.(2分)B
16.(4分)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唱着山歌的村民,带着面具的演员竞相登台,追逐着鼓声奔跑的儿童尤其可爱惹眼,营造出欢畅、热闹的场景,极具视听冲击感。(描写手法: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场面描写)
(五)16分
17.(4分) ①如果 ②凭借,依仗 ③臣服,敬服,拜服 ④下班回家
18.(5分)①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只是因为(你)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3分,不定,顾,故)
②我刚才想着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刻回答(你)。(2分,适,即,对)
19.(2分)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错一处扣1分)
20.(2分)贾诩机智地回答了“立长子为太子”的问题。
21.(3分)假借名将之威恐吓氐人;智对太祖的提问;低调处世。
〔参考译文〕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他)被推选为孝廉做了郎官,因为生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家走到汧河时,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与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获。贾诩告诉氐族人:“我是段公的外甥,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赎我的。”当时太尉段颎,之前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借段氏来恐吓氐人。氐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同行的其他人全都死了。贾诩实际上不是段熲的外甥,他都像这样通过灵活应变来办成事情。
袁绍在官渡围攻太祖,太祖的粮食快要吃完了,就问贾诩有什么计谋,贾诩说:“曹公你的明智胜过袁绍,勇气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策机变也胜过袁绍,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只因为(你)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如果能抓住时机果断决策,很快就能取胜。”太祖回答说:“好。”于是聚集兵力出征,包围攻打袁绍三十多里的营阵,击溃了他们。
太祖管理冀州时,调任贾诩做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攻下荆州,打算顺着长江向东进军。贾诩劝谏说:“明公以前打败了袁氏,现在收取了汉水以南的地方,威名远扬,军队的势力已经扩大;如果凭借昔日楚地的富饶,来供给官兵,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不须劳师动众就可以使江东臣服了。”太祖不听从他的建议,结果战事没能取胜。
太祖曾经斥退身边的人询问贾诩(立太子的事),贾诩沉默不答。太祖说:“我问你话你却不回答,为什么呢?”贾诩说:“我刚才正想到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你)。”太祖说:“想什么呢?”贾诩说:“(我)想到了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的事。”太祖大笑,因此立太子的事就定下来了。
贾诩自认为不是太祖的老臣,却又擅长深谋远虑,害怕受到猜疑,于是闭门自守,退朝回家后不和人来往,儿女的嫁娶,不攀结地位高的人家。天下评论谁是最善用智谋的人,都公认是贾诩。
(六)12分
22.(2分)桥被水冲毁而需重复建桥的劳役之苦。
23.(2分)强调官兵合作紧密,建桥迅捷及人力、建材考虑周全。
24.(3分)官员的建言献策;官府积极采纳意见并从财力、人力上支持;各级官员的督察和监管。
25.(2分)A
26.(3分)补叙了官员对建桥的督察和监管,叙述了两项附属工程的精当处理,突出了官员的“老于为政”和“敏于临事”。
〔参考译文〕
泺水,发源于齐州(济南)城西南的山下,往北流入护城河,河水浅得提衣就能渡过。城的西门,跨河建了一座桥。从京城过往海上的人,都取道这座桥。每一年只要连下几天的大雨,南山下来的雨水暴涨,汇集到城下,桥不能抵挡暴雨的冲击,就坏了。熙宁六年(1073年),七个月没下雨,第二年夏天到六月才下雨,过量的大雨连下几天,桥被完全冲坏了。历城知县施辩向齐州府官建议说:“年年桥都被洪水冲毁,建议造一座石桥,来缓解桥毁后重复造桥的劳役之苦。距齐州城的东面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废弃不用的河堤,那里废弃的石铁可以取来造桥。”府官采纳了他的建议,把(建石桥的计划)报告了转运使,得到(官府)二十七万两银子,作为用工和伙食的费用。到山上去采石,到府库拿来建材和工具,让军队出工出力。从九月至十一月桥就建成了,百姓还不知道(此事)。(这座桥)有三个桥墩两扇门,安稳得像座小山,洪水分道而泄,不再造成危害。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