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宁夏高考试题 >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4)

2015-11-03 10:53:37

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   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
B. 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C. 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D. 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E. 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2)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6分)
4)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的事,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能不能真正赋权于民还权于民。

A.呕心沥血    星罗棋布     一蹴而就
B.呕心沥血    俯拾即是     一挥而就
C.处心积虑    星罗棋布     一挥而就
D.处心积虑    俯拾即是     一蹴而就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B.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继续克服政治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C.日子总是像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会,在似水流年的涤荡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越发历久弥新。
D.“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正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的真实写照。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人项鸿祚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似乎是有意要对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唱一点反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迄今为止的“有涯之生”里,所干的“无益之事”只是读书;东翻西看了些年以后,我想定我这一辈子至少也要仔仔细细地读一本书。应该是那样的一本书,它由得我不计光阴地反复体味,而其价值或魅力不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减损,也就是说,这件“无益之事”真的能够成为我“有涯之生”的对应物;我选定的是《庄子》。
①不过一个是从生命的终点往回看
②如果不做这些事情则一生根本无法度过
③觉得所做过的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④而在我看来他们说的原本是一回事
⑤一个是从生命的起点往前看
A.①⑤③②④   B.①②⑤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①②③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_______①_______。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______②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______③_______,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17. 下面是由中央文明办正式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象征意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对很多祖宗传下来的浸润着华夏历史及几千年文明的东西感到陌生,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握,不知道算盘该怎么打,没有读过线装书,没有见过长命锁,没有上过八仙桌……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B原文为“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原文指“不要在春季砍伐树木”而非“夏季”。“数”是“密”之意,而非“频繁、多次”之意。
2. C原文表述为“以保护自然生态资源”, 未提及“周代的自然生物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3.C原文“帮助环保目标的实现”,并非“能够保证”。
4.D
5.A 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6. C “杀人之夫而夺其妻的是郭千户而不是刘福。
7.(1)(杨惟中)邀请儒士赵复、王粹等在书院讲学,他于是通晓圣贤之学,慷慨激昂地想用圣贤之道助益国家。( “延”“”“各1分,大意2分)
(2)我并非喜欢杀戮,国家没有法纪,致使这种贼人残害良民,(百姓们)无处控告,即使我不想除掉他们,行吗?(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