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考模拟试题 > 语文 >

2013年青岛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2013-04-06 09:19:04

2013年青岛市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013年青岛市一模语文试题答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凑合                端详                甘拜下风               有志者事竞成
B.沉湎                贸然                和衷共济               万变不离其宗
C.诙谐                诡秘                生杀与夺               不费吹灰之力 
D.姿式                炫目                明察暗访               百密未免一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       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5390亿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14.7%。
②在“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中,市科技馆与消防总队市南区支队的消防官兵联合进
行了消防实地        。
③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实用规定》除“校车驾驶人管理”章节外,其他条例已于
2013 年1月1日起正式          。
A.监测        演练        实行       B.检测        演练        施行
C.监测        演习        施行    D.检测        演习        实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能够结合自己耳濡目染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
     感想,读来亲切生动。
B.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让世界另眼相看,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以及当今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C.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迫不及待。
D.汪曾祺的散文有以下两点值得学习:文字不求矫揉造作,文风平易近人;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话“家常人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剪纸以其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B.书籍的出现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贬低甚至疏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C.巨星云集的湖人队一败再败,不仅与总冠军渐行渐远,甚至连季后赛都成为了难以企及的奢望,这与霍华德没能统治内线不是不无关系。
D.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通过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条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语言与文化         金开诚
由于某一民族的语言从来就是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族文化色彩与意味。个体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人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形成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说话,最早会叫爸爸、妈妈,他在学会这两个词的同时,定然把它们同父母的具体形象相联系,而这形象则是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男人和中国妇女;后来幼儿又逐渐感知父母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地位和处境,并分出对“严父慈母”的不同情感和态度,这些情况当然是由传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一些富于感性的表象以及一定的情感色彩相联系的。
中国有许多独特的名胜,说起那些地名,中国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毫无意味的符号。例如中国古代说到塞北与江南,便分别含有不同的意味。江南人说到苏杭,也有特定的文化感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已深入人心。说苏杭说到“烟柳画桥”,这又有独特的意味。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大都有柳有桥,但是只有中国人说“烟柳画桥”,而且比较多见的是用来描写江南景色。它所含有的意味,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入感受的。
中国人说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也各有不同的语感或联想。这既是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气候、景观与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气候、景观、生态与五行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东方,春季有温暖和煦之感;南方.夏季有炎热蓬勃之感;西方,秋季有清凉萧瑟之感;北方,冬季有寒冷肃杀之感。这样的语感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有的人还辨析得相当精确。例如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很能说明李白用词之准与王国维感受之准。比如首句“西风”就不能换成“东风”“南风”,因为这二者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协调相配;“北风”则流于凄厉,不如“西风”的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下句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也不免减色;而对不同“气象”的感受则有赖于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多的印象积累,方能形成某种“完形感”,从而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气象最好。
小孩学话当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语感,但从他学话开始,那凝结在字词上的历史、文化意味却会逐渐被语言使用者感知,对他产生熏陶或感染,这确实是毫无疑义的。至于那些字面本身就有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字词,对学话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由于这种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也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因此所谓影响也就是通过学话用话而受到文化的熏陶。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