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考模拟试题 > 语文 >

2013年成都二诊语文试题答案

2013-04-06 09:02:02

2013年成都二诊语文试题答案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信札/包扎    哺育/追捕    挫折/厝火积薪
    B.会计/市侩    奶酪/旱涝    惬意/锲而不舍
    C.嗜好/谥号    氛围/分量    噱头/空穴来风
    D.庇护/奴婢    伶俜/娉婷    嗔怒/瞠目而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歉收    形号    焕然一新    世外桃源
    B.通牒    砂糖    事必恭亲    谈笑风生
    C.诀窍    坐标    各行其是    甘之如饴
    D.和蔼    砝码    水泄不通    独书己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年前,成都市民在九眼桥拍摄白鹭时,发现    还有海鸥在此停留,看来,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鸟儿也恋上了它。
    ②林丰正在致辞中说道:“非常感谢各位专家    的有关闽南文化研究的书籍,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闽南文化的丰厚底蕴。”
    ③在整个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中国的文学    ,其美学境界和“文以载道”的理念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笔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A.居然  敬赠  标新立异    B.果然  惠赠  独树一帜
    C.果然  敬赠  标新立异    D.居然  惠赠  独树一帜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静谧深远,      。…,或许到了该为诗歌说点什么的时候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①另一方面则是远离人间四月的引吭高歌
    ②另一方面则是直面世俗诱惑的喧哗浅短
    ③两难的境地使诗歌面临进退维谷的状态
    ④诗歌就在这两难的境地中进退维谷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⑥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饱含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读书,我们会注意作者,但读地图,我们不问作者。我们认为作者是一个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无名好人,我们只面对同样是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好图。其实,每张地图都呈现了作者的权力、意志、成见、偏私、好奇心、焦点、注意力、学识等等。地图在编绘时,编者之间要反复争论,最后画上去的可能是主编一人的见解,而读者却视地图为毫无疑义的公众真理。伍德称这是“人文内容的自然化”。在我们满怀信心地追求图面注记与真实世界一对一的准确关系时,莫门尼亚提醒我们警惕地图中的“白色谎言”,并提醒我们在地图中寻找“被压抑的经验”与“意识形态性扭曲”。
    中国古代地图种类多样,各有侧重,求准确的方面也各自不同。一般来说,大抵有形势图与实用图两大类。《周官》中“天下之图”、“土地之图”就已经大致区分了这两大类地图,它们的用处有别。“天下之图”属于形势图,即所谓“九州之图”、“天下大图”之类。“形势图”只要表现大势,求势而不拘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其主旨是宣扬“声教所及”、“舟车所至”、“普天之下”、“大一统”、“华夷之限”等王朝观念。南宋黄裳曾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目的就是使宋宁宗技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形势图的法统立场,常常不承认“蛮夷”一时占据“中国”的实际性,对它们视而不见,在图上不予表现。故南宋《地理图》不画女真“贼区”的建制,在金人占据并更名为南京的开封仍标“东京开封府”。这种保持正统的传统做法,被俞樾修《上海县志》时所沿用,故县志附图对于“西夷”占据的“洋场”视而不见。“土地之图”一类刘趋于实用,绘时主要追求实际地上事项的准确,范围具体,《尚书》所记“洛邑图”、荆轲所献《督亢图》、萧何在秦宫所收图等均属此类,用途是“地讼争以图正之”,“具知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
    地图编制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由地图而地理,我们同样联想到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政教本质与思想内涵。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是围绕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发展的,可称其为“王朝地理学”。为安排好庞大帝国的空间秩序,古人既树立了王朝社会地理的理想主义观念,也解决了王朝社会地理的实际问题。观念包括“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一系列思想原则,这是古人所理解与追求的“普天之下”。实际问题则包括州郡县体系的创立和道路关隘运河的建设,这是对“莫非王土”的实践治理。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中多“地理”与“地里”为不同的二者。观念与问题构成“地理”,而“地里”仅指道里远近。若以为古人只晓得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而没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建树,则是无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深刻作为。关于地图,朝廷向来重视,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等,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官方文件,对于地图的编制、呈送都有严格要求,而皇帝本人将地图悬于左右、日夜观查的例子也不乏记载。侯仁之先生早已指出,古代的许多地理“志书”都有行政管理意义。中央朝廷的主管官员常常亲自插手地理之术多或收集图籍(汉朝萧何),或编纂地理志书(唐朝丞相李吉甫),目的都是欲以“纽”天下的纲纪,“制”世上的群生。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