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辽宁高考试题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试卷

2014-01-04 21:20:17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
阶段验收高三(14届)历史试题
  
第Ⅰ卷   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2.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3.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与“道”职能相当的是  
A.秦朝的郡       B.西汉的州      C.宋朝的谏院       D.元朝的中书省
4.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 ,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5.“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6.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7.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  
②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③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⑤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9.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他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他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11.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2.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             B.良知就是人性
C.心学注重对内心的阐发               D.区分善恶是心学的根本标准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