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江苏高考试题 >

2018南通二调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2018-04-02 11:53:05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6)        ,,决眦人归鸟。(杜甫《望岳》)
(7)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读书切戒在慌忙,        。(陆九渊《读书》)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失乐园
师陀
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这村子小而穷,从不曾有大事件值得记述;它一年到头都被宁静的空气包围着,只好用寂寞去形容。。
然而孩子们正也和别处的毫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到身上,让时光白白逝去。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那就是禾场。每当秋后,场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月亮照着光光坦坦的场面,晚饭后就热闹起来了。此刻,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禾场一被孩子们占领,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了。他们也会翻出许多花样。其中有一种叫做“老鳖晒盖”,是要四个人前后左右四角站正,一个人上去,脚蹬住后两人的肩膀,手抓住前两人的肩膀,一气向前跑去的,有些类似叠罗汉。还有多种是摆起阵势,双方一问一答,然后以力量的盛衰决胜负的。这些游戏大都非常幼稚简单,可是孩子们是真心地在玩,确给岑寂的乡村添上一抹生气。
自然,孩子们之所以玩耍,并非为点缀村坊冷落的门面,他们还没学会遮掩丑恶,他们只知道娱乐。乡野的各种玩法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不曾作过估计,但和学校里规定的一比,也不逊色,即便这野变的玩法也要失去,岂不是大可哀哉?
我失去乐园是因为父亲送我进学校,随后他故去了,我也到了成年,便不得不按一般成年人那样去生活,所以是极其平常的。倘若仍跑到那叫做乐园的禾场上,参进那小小的队伍中去,纵然是月下的夜间,恐怕也要引起不平常的反响的吧。我已经不是孩子。有时坐下来好久,明明对着纸壁,却看见一群孩子在捉捕,在逃避,在吵闹,而且连唿哨也听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哀伤便一一来了。
前年偶尔因着变故回到家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禾汤上的乐园。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天气还不很冷,一地好月光,连树木也都照得像童话中才应有的;想来场上一定大热闹,该藉以温一温旧梦。可是禾场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连吵闹声、唿哨声像一起被冷然的月光扫去了个干净。街上呢,也看不见有人似的东西活动。
那些“无有家教”的孩子呢? 当然不会绝种的,那么有事情?也不至于都这般凑巧。然而第二天事情却弄明白了。在土谷庙前,我看见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光景,瘦小身量,面容枯槁。他昂首眺望着原野,正悠然地吸着烟。虽然他并不留神四近,然而任谁也会感动的吧;模样是那样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暴力起初仅及于大人,孩子还只间接受到影响,渐渐的连大人也不够填满那贪婪的肠胃时,这恶毒的网也就捕罗起孩子。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不得不负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和优愁。我们的“天才“呢?哪里去了!
这话离我当孩时只不过八九年光景,似乎不不算怎样长久,然而八九年间已有过这样一番大的变动,孩于们就连那样不大高明的乐园也一并失去了,现在又是将近三年,孩子们怎样了呢,谁知道?
 (选自1937年3月版《黄花苔》,有删改 )
13.请简要说明文章第段的作用。(4分)
14.作者为什么说“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6分)
15.请根据第段文意,简要分析“哀伤”的内涵。(4分)
16.请探究标题“失乐园”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说破”的艺术
陈益
昆曲《烂柯山》,由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演释而来。耐人寻味的是,一开场,一脸颓相的朱买臣就来了个自嘲式自报家门:穷儒。至于其它剧目中公开称自己是贪官、庸医等,更比比皆是。这,恰恰是昆由的自报家门程式——“说破”。
说破,在吴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把话讲透彻,一是指把人讲破(讲坏)。昆曲往往在演出前就将剧情与角色兜底向观众作交代,与追求悬念,追求情节的层层环扣、步步推进的西方戏剧体系截然不同。观众在欣赏西方戏剧时始终是被蒙在鼓里的,秘密究竟要保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揭开,秘钥全都掌握在编剧和导演手里。且不论近代流行的悬疑剧、推理剧,即便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也竭力将隐喻和象征转化为剧情发展的需要。
昆曲演出最不容忽略的特征,是角色与观众近在咫尺,随时都可交流。何况很多戏文是根据主人嗜好点的,点哪出演哪出。听戏者烂熟于心,边看边听,随听随哼。戏没秘密,干脆说破,反而能让观众接受。
昆曲中也有自报家门却说而不破的剧目。例如《长生殿·春睡》,杨贵妃自报家门,称自己:“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她说出自己的名和字因何而来,却不去交代玉环与“太真”二字从何而来。人怎么可能一出娘胎臂上就有玉环和“太真”二字呢?洪昇正是用这种说而不破、点到为止的台词,神化杨贵妃,凸显地出身的非同一般与神秘,来迎合观众的口味。这种说而不破的自报家门,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戏曲由娱神到娱人的特征。
《西厢记·游殿》一则,讲张珙与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的故事。开篇法聪出场,自报家门道:“我做和尚不吃荤,大鱼大肉囫囵吞。”不仅让自已底朝天,连方丈法本也凡心尽显。再如“老虎也怕和尚的化缘簿”“‘周夫子’是‘周仓的爷’”等等,出自和尚法聪之口,对于假正经假道学的出丑、嘲弄,丝毫也不怜惜,尽情张扬了世俗的情趣。令观众畅怀大笑以后思索:什么才是生活的至美?什么才是人性尊严?在戏中,丑角法聪以调侃、幽默的方式“说破”,为小生张珙与崔莺莺约会这一情节作了铺垫,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既聪明又愚蠢,既果敢又胆怯的书生形象。
明清传奇剧本的首出,往往是“家门大意”、“副末开场”。如果说,开场是整出戏的说破,自报家门则是某个角色的说破。以昆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戏曲,原本是为士大夫和有钱有闲者服务的,“现众至上”是根本的出发点。一个角色在大庭广众下毫不吝啬地解剖自己,甚至以讽刺、调笑、挖苦的方法,将性格、品行、志向作一番自我暴露,显然是最直接地赢得现众的方式。如今不少相声演员在表演时沿用了“说破”艺术,也颇见舞台效果。
  (有删改)
17.文章第段,作者用西方戏剧的例子对论述“说破的艺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请简要概述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