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湖北高考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5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09-09 09:33:18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5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2014.9.4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蜷(quán)缩     着(zháo)落    粗糙(cāo)    长歌当(dàng)哭 
   B.譬(pì)如        威吓 (hè)     木讷 (nè)     少不更(gēng)事
   C.炫(xuàn)酷     翌(yì)年       看(kān)守     装模(mó)作样
   D.哺(fǔ)育        戏谑 (xuè)     濒(bīn)临     畏葸(xǐ)不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磐石       葱笼         平心而论        有志者事竟成
    B. 惊愕       表率         揠苗助长        万变不离其中
    C. 机缘       申辩         不径而走        坐收渔人之利    
    D. 妥帖       株连         浮想联翩        吉人自有天相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放眼望去,那些鸟儿在高处         着,最后都飞向了远方,徒留下
    天空中           淡淡的蓝色,还有秋后田野的空旷和寂寥。
    ②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
                      ,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          人生经验和阅读
     滋养的有效途径。
A.  盘绕            一抹           殊途同归               汲取    
B.  盘绕            一丝           不期而遇               获取
C.  盘桓            一抹           不期而遇               汲取
D.  盘桓            一丝           殊途同归               获取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直接动因,是由于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一项得到高层重视的建议。
   B.科技革命不断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只有那些抓住技术革命战略机遇并迅速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国家或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C. 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18日表示,根据统一安排,中国海军将加强搜索力度和搜寻范围,组成两支舰艇编队分赴相关水域搜寻马航失联航班。
   D.打开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视的屏幕互动,显示出自控窗帘、灯光、空气净化器、热水系统、咖啡机、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说:“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意思是说不做不该做的,不要不该要的,这样就可以了。在孟子看来,“为”与“不为”、“欲”与“不欲”的标准在于“义”,一切行为都要从“义”出发。
  B. 鲁迅善于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阿Q正传》中,阿Q被打后说是“儿子打老子”,或被打后说自己是“虫豸”等一系列细节,就鲜明地表现出阿Q这个人物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
  C.《哈姆莱特》中,先王的鬼魂即老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物”,先后在剧本第一幕和第三幕中出现。和其他人物相比,“鬼魂”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却在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D.  契诃夫与海明威虽然分属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但他们都追求朴实、简练的风格,契诃夫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海明威的作品则形成了“电报式风格”。《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前者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在桥边》则是后者的代表作品。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
吕若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多是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陈氏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探及进步与保守时认定“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之后,几乎整个20世纪,与宗族相关的祠堂、村庙、祭祀等,都成了落后消极封建保守的东西。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相关场景着实不少,稍加检点,或能借此一窥祠堂文化的命运及其当下困境。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年轻时思想激进到去“城隍”庙拔圣像的胡子;吉光屯里有个狂热的“疯子”,一心要灭了“社庙”里那盏守护全村百姓的“长明灯”,全忘了他的祖先还捐过钱。这个被村人骂作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终于引起公愤,连“四爷”大人都“严肃悲悯”起来,整个村庄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上无片瓦寄居于土谷祠的阿Q突然想要“姓赵”了,似乎有那么点认祖归宗的小意思,更有可能是赵氏宗族在村里地位最显赫。五四小说中的祠堂社庙村规家谱,好比一个个祖先崇拜、尊尊亲亲的家族伦理的文化隐喻,祠堂隐喻新文学作家眼中的“乡土中国”,昏暗阴森,却如铁罩一般冷酷强大地屹立着,代表现代文明的“疯子”则势单力薄,难以撼动,最终还要成为它的祭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大家族纷纷走向衰败。写实的作家不再停留于封建宗法社会的文学象征,他们发现在社会经济大变局中传统的乡村组织结构已经摇摇欲坠。文学家偏好一双社会学家的眼睛,祠堂开始上演种种现实人生可悲可怖可笑的剧目。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吴组缃《一千八百担》,副标题赫然是“七月十五日宋氏大宗祠速写”,这一天,荒年里的农民暴动摧枯拉朽,宋氏祠堂一千八百担粮食遭抢,宗族各支各室表面和气,但在利益面前是各怀心事,暗中斗法,地方望族至此气数已尽。吴祖缃这位“客观主义”者眼光犀利,非要揭开给人看,由社学、义仓、乡约、防御等构成的宗族组织,如何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国内的高赋税和农民暴动中毫无招架之力。这是宣告“封建宗法社会”的末路吧,字里行间藏了作者多少奚落与嘲讽!后半个世纪不用说了,白毛仙姑由鬼变人,小二黑的婚事由区长作主,装神弄鬼神神叨叨都得“改造”,文化变革与社会变革双管齐下,连最小单位的家庭秩序都要改变,何况这“封建制度之遗”。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