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广东高考试题 >

广东梅州高级中学,蕉岭中学,虎山中学2014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试卷

2014-01-06 16:49:29

高级中学、蕉岭中学、虎山中学2014届高三联考语 文 试 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校对/发酵    屏除/屏气凝神     角逐/勾心斗角
B.湖泊/淡泊   星宿/乳臭未干   蛇毒/虚与委蛇
C.木讷/蚊蚋   巷道/大街小巷   数落/数典忘祖
D.熨帖/熨烫   蒙哄/蒙头转向   赡养/瞻仰英雄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成惩腐高压态势,重点在于“三度”——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查处速度、对不正之风保持零容忍度。惩处力度决定震撼强度。许多“前腐后继”的案例表明,腐败分子敢于以身试法,是在权衡收益与风险之后做出的堕落选择。坚持有腐必惩、严惩不贷,让贪者名利尽失,让腐者没有后路,才能以儆效尤,根绝“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的念想,打破“出来后还有好日子过”的念头。
A、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震撼    C、严惩不贷    D、以儆效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取消少先队队委的“几道杠”标志,以“志愿者”徽章替代,不仅能防止青少年学生产生“官本位”思想和等级特权意识,而且有利于在青少年时代培养学生平等的公民意识。
B、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不应该坐视不管,更不应该袒护,而应该及时提出批评,加以帮助。
C、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
D、尽管我国规范用地水平不断提高,但村镇用地未批先建情况,折射出深层次体制改革再也不能回避,毕竟农业用地也在逐年减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     。    。      。    。     ,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①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②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溶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③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④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⑤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A. ④①③⑤②    B.④②③①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①④③⑤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 司马朗传》)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谢之                谢:道歉
B、捐弃居产              捐:捐献
C、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邑:同“悒”,愁闷不安
D、不为衰世解业          解:懈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监试者异之            莫有从者
B、唇齿之喻              久之,关东兵散
C、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执以诣卓
D、为天下所仇            为监营谒者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B、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C、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D、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仔细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