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广东高考试题 >

2019广东高考文综试题难易点评-文科综合附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9-06-17 10:25:36

2019广东高考文综试题难易点评-文科综合附真题试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政治科

赵艺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高考政治评卷副组长

全国卷I 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语文 数学(文) 数学(理) 英语 理综 文综
试卷 答案 试卷 答案 试卷 答案 试卷 答案 试卷 答案 试卷 答案

2019年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六个下功夫”,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优化考查方式,考查必备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促进考生全面发展。试题内容围绕重大时代主题,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新成就,引导考生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考查的知识均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并贯穿于试题中。试题形式保持全国卷一贯的风格和特点,有图表、漫画和组合式选项题,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整卷结构与去年相同,整体保持了稳定。具体来看:

1. 试题突出学科特色,加强考生的政治认同。如第16题体现政务信息化平台的民主监督作用;第39题,引导考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 试题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第19题鼓励文化创新;第20题反映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发展;第40题,引导考生反思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升文化自觉并落实到行动,知行合一。

3. 试题具有国际视野,倡导创新。如第18题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第38题,追踪反映对外开放新进展,引导考生以开放视角思考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第22题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考生答题总体表现基本与去年持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结合材料分析的灵活性不足。如三道非选择题,知识内容基本较为清晰,也是热点主干重点知识,但考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建立知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切题分析说明方面还是欠缺较多。

备考建议:通过议题式教学,结合学科知识把握新时代主旋律和时事热点问题,关注教材修订的新内容;重视考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增强推理和辨析能力,着重梳理各知识模块的大逻辑,融会贯通,以应对小切口宽范围的材料分析题,避免漏答;强化快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训练,学会以材料提供的关键词为线索组织逻辑完整的答案;原理表述要求完整准确,避免错答;提建议、措施类的开放性问题,作答要具体、有针对性;考生临场要淡定自信,不放弃,避免答题答错位置,不留遗憾。



文科综合-历史科

陈文海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高考历史评卷组长



2019年高考历史科全国Ⅰ卷充分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有着突出表现。同时,该套试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的改革,按照“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试题既有对全国劳模辛勤劳动、实践创新的讴歌,也有对唐朝人追求阳刚之美的颂扬;既有对《新青年》杂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也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答题技巧较为熟练,主要表现为能够准确叙述历史的知识点,并且按照题目的要求规范答题。例如,“钢产量变化趋势”一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钱穆观点评述”一题涉及较为严格的小论文题答题规范,但考生大都有着较好的表现。这说明,在应对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方面,考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不过,在应对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少考生则显得较为被动,其主要表现是,既不太善于运用所掌握的观点和材料去论证新的问题,也不太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地对一些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今年的高考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诸多启发。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师生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不仅与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能够体现出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对考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是多面向的,它不仅要检测考生经过思维所得出的结论,而且要检测他们的思维逻辑;不仅要关注考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要评价考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也要评价他们对新问题的实践探究能力。



文科综合-地理科

张争胜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考地理评卷组长



2019年高考地理Ⅰ卷延续往年的风格,以稳为主,稳中求进。试题紧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稳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一、试题特点

彰显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地理学科特点。试题选择长三角、东北某区域、黄河小北干流、安仁古镇、欧盟、澳大利亚、里海、芝加哥等国内外典型区域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背景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巧妙设计问题,挖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相关原理,准确获取和解读试题背景材料中的信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协调发展的意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地域性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增强家国情怀、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答题情况

考生地理基础较扎实,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有待加强。从考生们的答题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能够从试题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并且根据所学的地理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结合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和设问要求进行答题,具备了一定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阐释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的能力。但仍有部分考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地理观点的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建议

重视地理过程教学,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地理概念、地理过程的教学以及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重视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重视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高考中,需要考生具备地理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