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一试题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2)

2012-10-25 07:37:00


毫不奇怪,人们在谈论文化时,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当代文化的消费特征及其特定的后现代审美特征。因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无论在本质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显然已经大大地不同于具有强烈精英意识的现代文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审美地生活。
在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所赖以存在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益壮大的消费群体:从跨国公司的白领高级职员到大学教授、公务员、律师、医生以及其他精英知识分子,目前这个群体还在不断扩大,并且逐步包括了一些“富二代”。因此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密切关系便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大众文化指向也是十分明显的。
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指出,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严格说来,富裕起来的人们再也不被另一些人所包围,而被物质商品所包围,因为和那些人打交道已成为过去。这番论述至少说明了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人已经越来越为商品所左右,商品的消费和信息的交流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维持最起码的日常生活,而是如何更为舒服或“审美地”享受生活。
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媚俗性和消费性,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说明大众文化丧失了所有的审美特征了呢?恰恰相反。如果说,在现代主义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主要表现在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实用性的话,那么在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则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包装和消费上。后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审美的多种选择,不少研究精英文化产品如文学的学生也改变了过去沉溺于书斋中阅读经典著作的做法,代之以观赏和研究更容易激发审美情趣的电影或电视。这表明,在后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审美地”而非粗俗地实现对这些文化产品的享用和消费。现代主义的文化产品往往通过精雕细琢而具有持久的魅力,而在后现代消费社会,指向大众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短瞬的效应和暂时的价值。既然大众对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那么他们必然会追求已经有了广泛声誉的名牌产品和流行的时尚,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当代青年学生中。
大众文化精芜并存,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人们对之的消费和享用常常是盲目的。不能一味地指责消费大众的这种盲目性和追求时尚性,而是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对一些外表华丽内里空洞无物的“奢侈品”进行辨析,进而从总体上提升他们的欣赏趣味,使他们真正能够有选择地享用这些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产品自身也会发生某种质的变化,生产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现他们的产品竞争力下降了,就会不遗余力地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这样,大众文化本身也可以不断地趋于成熟和完美,其中的粗俗东西也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而少数确有审美品味和保存价值的精品将成为新的品牌。因此,对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应该持发展的、辩证的看法,而不应将其一棍子打死。                            (原文有删改)
6.中国被评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对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群体日益扩大,购买能力显著提升。
B.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快速进入消费社会,现代主义文化特征不断丧失弱化,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不断凸显,逐渐形成新的国家形象。
C.极小部分国人受后现代主义影响,消费需求停留在物质层面,且惯于在海外购买奢侈品,影响了西方媒体的评价判断。
D.西方主流媒体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意渲染国人的消费能力,反映了其恶意的政治动机。
答案:6.B(A、C都只是从经济层面分析问题,从文章题目可知应从文化角度分析;D西方媒体有意渲染,但不能简单地说是恶意的政治动机,且这是从政治层面表述,不合题目要求。)
7.下列说法中,对大众文化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越来越渗透到日常消费领域,所影响的群体也越来越大,精英知识分子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小。
B.大众文化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态学,文化产品的包装和消费让人们可以更审美更便捷地享受生活。
C.大众的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内在价值,但人们却对其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而追求消费的短暂性和媚俗性。
D.大众文化已成为客观的社会存在,精芜并存,既要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也要客观看待它的消费性和媚俗性。
答案: 7.D(A原文意在呼吁精英分子走出象牙塔,融入后现代社会,生产出更高质量更符合和引领时代消费需求的物质文化产品;B原文中“审美地生活”是指方便地舒服地享受物质文化产品;C大众文化产品没有较高的内在价值)
8.结合文章内容,下列推断和想象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既反映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也表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人日益增强的民族自信。
B.高雅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严重挑战,既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也应该走出象牙塔,这样,高雅文化完全可以重新成为当代生活的中心。
C.后现代为人们审美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人们可以使用现代科技产品欣赏精英文化产品,精英文化的内在价值也因此得到更充分的认同。
D.激烈的市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大众文化内在价值的提升,大众文化将不断成熟和完善,某些方面和精英文化将逐渐融合。
答案:8.D(A文章批判了国人的消费能力,认为这是脱离国情的过度消费和文化发展欠发达的表现;B完全可以的说法主观片面;C精英文化的内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而是被快速消费。)
三、(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
芋老人传
清  周容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③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译文: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人又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译文:十多年后,书生由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⑤,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⑥,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蔫。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