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北京高考试题 >

2014海淀一模语文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4-04-09 09:41:11

2014海淀一模语文作文解析及范文

新东方在线 国家玮
  北京海淀区一模考试已展开,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网络课堂第一时间对此次考试进行第一时间深度解析,希望能对广大全国高考考生备考有所帮助及指导。以下是新东方高考语文名师国家玮老师对海淀区一模语文作文进行的深度解析,并对即将参加6月高考考试的考生提出了具体的备考建议。
  国家玮老师:
  从命题水平来说,海淀区作文此次在保证了题目应有的开放性的同时,兼顾到对考生思维方法的考察。材料本身提供的朗朗的成功与后面分析中家长丙举出的梁启超培养孩子的经验都是成功的例子,但其背后支撑的理念又完全不同,这使考生无论选择哪个观点写作,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换句话说,考生若是选择培养孩子,就是要“求快”这个角度,那么他就必须解释为什么梁启超的这种慢思维在今天不适用了;考生若是选择培养孩子还是要“慢一点”这个角度,他就必须解释为什么朗朗爸爸用让孩子成长的快一点这个逻辑培养孩子也是成功的。这是这篇文章在思维上考生跨不过的障碍,也是选拔性考试应有的特点。
  国家玮老师,高考作文要保证四个稳定:
  对于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的考生来说,作文这部分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要确保四个稳定。
  第一、论点的稳定。不跑题是第一位,尤其不能偷换概念;
  第二、扣题的稳定。无论举出什么例子,例子本身其实并不关键,关键的是让阅卷老师感到你的例子与论点之间彼此契合;
  第三、举例的稳定。这是指所举例子在保证有一定新颖性的同时,尽量涵盖文学、文化、现实等各个方面;
  第四、卷面设计的稳定。主要是避免写作时的勾抹,尤其是那些字写得本来就不是很好看的学生,哪怕少部分的勾抹都可能使你的文章显得凌乱。
  国家玮,举例说明如何保证作文得高分:
  我们以这道题为例,分别说明如何保证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
  第一、论点稳定的核心是给论点以足够的限定,避免概念偷换。

  就本文来说,无论考生选择写成功需要更快还是需要沉潜,都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从材料到家长讨论中反复出现的“培养孩子”这几个字,这是框定本文论点的关键。考生可以将这四个字置换成与之在意思上对等的概念,比如:“培养孩子===年轻人的成长===个体生命的成长”等都可以。但请注意,下面的逻辑推演就是错误的:比如,有考生选择写培养孩子还是慢一点好,由此他推论慢一点的精神是重要的,所以论点写成了“世界需要慢生活”,这绝对就是跑题,而且是偷换概念的跑题,究其原因,他忘记了给自己的论点放置一个定语,而这个定语就是前面讲的“培养孩子”或者“生命的成长”。“世界需要慢生活”虽然也强调“慢”的价值,但却显然脱离了材料限定的范围,是从材料给定的范围中部分地选择了一个词汇进行推演,忽略了材料是一个整体。在审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从严格的语文考试来讲分别叫做“部分材料审题法”与“整体认知审题法”,前者容易跑题的原因就在,考生往往只从一个材料整体中关注那些他感性的部分,最终抓住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展开,忽略了材料中其他词汇,尤其是定语部分的存在,使论点不能在一个扎实的框定范围内展开。我们推荐整体认知身体法,考生在确定自己观点的时候始终留心观点可能产生的范围,像这个题目,就是抓住材料里几乎每个句子都有的“培养孩子”这一前提。
  第二、我们将扣题与材料并置在一起进行分析。
  对于高考来说,选择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视点切入题目是相对较好的方式。考生不难发现,朗朗成功的例子是个例,今天本来就很喧嚣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慢慢成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守住的价值,选择这个论点进行写作容易对现实问题发声,肯定是最好的角度。但接下来同学们必须要注意,像这样的材料如果考生确定论点是“对个体生命成长来说,猛进的追求不是好事,放慢速度、沉潜下来才是正途”,那么朗朗那个与你的观点恰好相反的材料就不能忽视。有些同学为了说明自己的论点对,就故意忽略材料里相反的例证,比如故意在写文章时不谈朗朗,这种思维怠惰会让人感到你的能力不强,不会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说明。方法其实很简单,对于那些与你的论点相左的例子,考生一定要努力找到其之所以成立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就是朗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个,材料选择了让他的爸爸发言并说明是培养孩子要快,但这仅仅是朗朗成功的原因之一。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不全面的,你可以反问难道真的就是这个原因使朗朗成功了吗?还有其他的吗?哪个原因是他成功的根本?这样就可以推翻材料中的那个单一的原因了。具体说,朗朗的成功首先是他自己有着对音乐的天赋,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爸爸对他那种快一点的要求他才能接受,接受的本身不是因为他的爸爸会教育孩子,而是孩子自己真的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付出时间和经历。这样我们就发现郎朗的成功根本不是源于他的爸爸那种严苛的管束,而首先是他内心对音乐的执着和兴趣,而兴趣恰恰是需要慢慢培养的。由此,郎朗的例子不但不会成为我们作文中的障碍,反而可以为我们所用,在对这个例子的辩驳中,阅卷老师也会发现你能够直面困难,将自己的论点非常清晰而又无可辩驳的解说的思维能力。
接下来,就举例来说,最好是例证分三块:两个独例(单独的人物的例子,详细描述,最后一个文学文化,一个现实)一个排例(排比例,写成一段,出现3个左右的人物例子,简短描述)。考生一定要在行文动笔之前就想好所有的例子,不然一定出现文章写到一半左右无法进行下去的尴尬,那样会非常浪费时间。大凡作文写作慢的同学,都是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的,不会在作文写作开始的前5—10分钟放慢速度先作整体规划再写文章,而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最后不仅文章结构乱,而且经常因为写作中思维断线而无法进行下去,浪费大量时间。合理的规划是在动笔前结合自己的论点先规划后所有的文化例、现实例、排比例的具体人物,再写就会事半功倍。
  现在,我结合这篇文章的实际情况,为考生写作一篇形制规格合适的例文供参考。
  让生命在慢慢成长中绽放
  毫无疑问,朗朗是成功的。能够理解他的父亲在儿子成功后的欣慰,然而“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一些”在我看来只能是一个父亲一厢情愿的育儿经。设想,如果朗朗对音乐没有天赋与真正的兴趣,他父亲的这套理念不但不会成就一个天才,反而可能伤害了一个健康少年的身心。【说明:本段尽量不要直接提论点,避免“裸奔”式结构,一般老师们会强调第一段直接概括材料,这个做法也不好,浪费笔墨而且拖沓,不如直接将材料中的对立面拿来作反例更好一些,这样引出你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生命的成长自有它自然的过程,人们大可不必求猛进,让生命在慢慢成长中绽放,这样的绽放才是历久弥新的。【提论点为了防止跑题,可以用一部分考生自己的理解,再用一部分原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比如上面论点中的“不必求猛进”。】
  一篇《少年中国说》,让人们记住了梁启超先生的名字,记住了一个胸怀天下的灵魂。人们同样不会忘记梁先生九个子女在乃父谆谆教导下,沉潜自己的生命,在并不猛进的生命成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最终成功的故事。在给长女思顺的信里,梁启超一再告诫宝贝的女儿,“功课迫则不妨减少,多停数日亦无伤。”是的,梁先生懂得学问不是一两天就可能做成的,对世界真正的感悟需要日复一日的累积,拔苗助长是无用。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