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北京高考试题 >

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试题及答案(6)

2013-05-31 15:53:21


① 请想一想作者明白了什么?                                                                                    

② 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本文围绕“病榻观叶”选取材料,请概括文中与“病榻观叶”联系最明显的材料有哪些。

6.第⑦段中作者提到了荆轲、嵇康、岳飞、林觉民这些著名的人物后,为什么还要提到郭橐驼和李香君?

7.在写作《辩证理性批判》累坏了自己身体的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说:“写一部长篇的、优美的和重要的著作,比好的身体更为重要。”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D  E

2.绿叶那勃勃生机所洋溢的神采、神话和诗篇,是不可抵挡的。

3.①白杨树叶在凋落之际仍是激情昂扬的,它凋落的过程极具美的意蕴。文中以“天鹅的绝唱”,表现出生命凋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美的意蕴。

②生命不是“为健康而健康”的存在,它的本质和要义在于创新、创造。

4.①那些终年瞪着的眼睛,是对白杨树叶活出了生命的风采、极度张扬的生命力的惊异、惊叹。

②承上启下,既与第1段中有关“木眼”的描写和疑问相呼应;又为后文由叶到人的议论做好铺垫。

5.有关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联想的材料;有关作家、哲学家萨特,在写作《辩证理性批判》过程中搞垮了自己的材料

6.作者在提到著名人物后又提到小人物,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无论是英雄还是平凡者,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都能够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即使在最后的时光,也能散发出生命的绚丽与辉煌,这样的生命个体才有价值有意义。

7.含义: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使累坏了身体,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2分)。联系现实,2分;思考与认识: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4分);语言:4分。


六、写作部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读下列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