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安徽高考试题 >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3)

2013-12-09 13:05:2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个法令颁面的共同目的。(3分)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分析人民公社初期的特点,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以评价(10分)
(3)据材料四,简要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今天“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是否完全否定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5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理论学说,14世纪发端于英国,16到17世纪是其全盛时期。这一理论视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贸易顺差有利于积累财富,为此国家应采取干预和保护的政策以实现贸易顺差。这种学说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因而在15——17世纪为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              ——叶晓东《浅析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从如何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前者主张政府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应实行无为而治不加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后者则主张政府应利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实行管理、调节的政策。这两者的地位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两者同一性的重要方面。
材料三   经济自由是货币学派政策主张的基调。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它认为社会应保证每个人在择业、保有私有财产、使用收入、运用资源等方面享有充分自由,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然后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而实现公共利益。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重商主义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重商主义是如何“在15——17世纪为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的。(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来阐释“这两者的地位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结论。(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货币学派的主张。上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6分)学科网
28.(14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它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二  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明确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学科网
(1)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6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B D C A C D C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A B C B D C C A D
26.
(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3分)
(2)   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2分)
   评价: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是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助长了平均主义;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8分)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今天“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而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3分)
27.
(1)内涵: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注意贸易顺差,国家应干预和保护经济。(2分)
实践:殖民掠夺,商业贸易,黑奴贸易,商业战争,海盗劫掠等(4分)
(2)共性:都主张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2分)
     转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取代自由放任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涨”,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4分)
(3)主张: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通过调节价格机制维护公共利益。(4分)
   特点:在自由经济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之间反复调整,试图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2分)
28.
(1)立法限制妇女的经济活动;限制妇女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强调妇女的贞洁和从属地位。(6 分)
(2)政治: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文化: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 分)
(3)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2分)

下载完整版本试题答案: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