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安徽高考试题 >

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03-13 16:11:44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语    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2016.3.11
甲  必考题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到我们文明的存废。尤其在
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
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在这三
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
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
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
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
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
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
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现
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真
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
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
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的
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
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
的包袱。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其实古人早就讲过: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o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
“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
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就
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西
汉杨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体现出来。在古
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
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书法的教
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如果我
们现在还仅仅只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局限在
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多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书写
    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
    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法教育
    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字的内涵,关系到能不能弘
    扬好“中国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涵比其书
    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阻碍了当
    今的书法教学。
  C.当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
    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人们认
    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丈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的内涵,那
    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
    的文化安全问题。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的塑造
    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着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的.而且
    没有做到与时俱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宣、大。三
十三年,出按浙江。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
洼,日扰郡邑。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
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
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