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 阅读答案 > 高中阅读 >

以笔作枪的抗日勇士张乐平 阅读答案(2)

2016-11-29 10:11:09
反响热烈。1947年,他开始创作《三毛流浪记》。那个冬夜他回到借居处,看到弄堂口几个流浪儿童正鼓着腮帮吹火取暖,那情景一下子勾起了他自己的童年回忆,也让他想到了抗战流亡路上所见的中国底层百姓的苦难。一夜无眠,天亮他匆匆出门时,发现三个孩子已冻死两个……悲悯、愤怒涌上心头,从此他揣上烧饼走街串巷,与那些流浪儿童坐在路沿上分食,听他们讲身世,这些故事渐渐变成一幅幅四格漫画,在《大公报》连载。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等着读三毛的故事,读者的来信雪片般飞向报社,有的寄来衣服,有的寄来食品,有的寄来玩具……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张乐平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义卖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
“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看社会,为底层百姓发心声,用人人看得懂的图画,刻画那个时代的小人物的善良和伤痛,这就是抗日战争这八年对我父亲的洗礼”。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如此说。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张乐平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他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无师自通,在绘画方面完全依靠自学而获得成功。
B.“抗日漫画”以不识字的普通士兵和百姓为阅读对像,表明画家对社会底层怀有同情,对上流社会心有不满和憎恶,对政府消极抗日进行批判。
C.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张乐平在抗战时期的创作活动为写作内容,记述了张乐平先生在漫画领域独特的贡献,叙事详略有致。
D.文章写抗战胜利后上海物价飞涨,大漫画家也无力在上海租房养家,是为了交代《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E.《三毛流浪记》在报上连载,读者纷纷来信,寄来衣食玩具,宋庆龄支持张乐平举办画展和义卖活动,这些事例突出了张乐平的作品引发的社会影响。
(2)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系列漫画中,“三毛”形象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3分)
(3)张乐平在漫画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A项,“无师自通,在绘画方面完全依靠自学而获得成功”表述不当,文中“帮母亲描绣花图”“深得美术老师赞赏”等表明张乐平学画是得到过指点和帮助的。B项,“对上流社会心有不满和憎恶,对政府消极抗日进行批判”错,文中并无此意。C项,“以张乐平在抗战时期的创作活动为写作内容”说法不准确,这只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
(2)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三毛有家有父母,天真无邪,讲义气,好打抱不平,好奇心强,是读者喜爱的宝宝仔;第二阶段,三毛积极要求上前线,参加抗战,消灭敌人;第三阶段,三毛成为揭露批判旧社会的载体,如《三毛从军记》讥讽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三毛流浪记》则直接反映流浪儿童的悲剧遭遇。(每点1分,共3分)
 (3)①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他从小时候帮母亲描绣花图时开始学习画画,以沙滩为纸芦柴为笔进行练习,当学徒期间在困厄的生活中坚持学习。②有为底层百姓发声的责任感。他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看社会,用人人看得懂的图画刻画那个小时代的人物的善良和伤痛。③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童年在农村,少年时到上海做学徒,抗战时参加救亡漫画宣传队,后又到“飞虎队”工作,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他的漫画创作提供了素材。④不断超越自我。他笔下的漫画,最初表现市井生活,而后以抗战为主题,再到表现流浪儿童的遭遇,他不断超越自我,笔下的漫画形象丰富多彩。(每点1分,共4分)
热门推荐

首页  ┊  网站导航  ┊
wap.gaokw.com 一品高考网手机版 All rights reserved.